百实科技园区楼宇自动化解决方案现在更常被称为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 或 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其核心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IoT)技术和数据智能,对园区内所有楼宇的机电设备、能源消耗、环境品质和安全进行集中监控、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提升效率、保障安全、增强体验的终极目标。
一、 核心设计理念与目标
1、集成与互联 :打破传统各子系统(如暖通、照明、安防)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和联动控制。
2、数据驱动与智能:基于收集的海量数据,通过AI算法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越。
3、绿色与可持续:将能源管理作为核心,显著降低园区运营碳足迹和能耗成本。
4、人性化体验:为楼内的办公人员、访客、运维人员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环境和服务。
5、高效运维: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和远程集中管理,大幅降低运维难度和人力成本。
二、 整体系统架构
一个现代化的楼宇自动化解决方案通常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
1. 感知与控制层:
角色:系统的“神经末梢”,负责采集数据和执行命令。
设备:各类传感器(温湿度、CO₂、光照度、人流、能耗表计)、执行器、智能控制器(DDC)、智能电表、水表、燃气表等。
技术:支持多种工业协议,如BACnet, Modbus, KNX, M-Bus等。
2. 控制与网络层:
角色:系统的“脊髓”,负责区域性的数据汇聚和逻辑控制。
设备:DDC控制器、物联网关、工业交换机等。
功能:接收传感器数据,执行预设的控制逻辑(如PID控制),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至管理层。
3. 管理层:
角色:系统的“大脑”,是软件平台的核心。
组件:
IBMS/BMS软件平台:部署在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上,提供全系统的集中监控、告警、数据存储、用户管理等功能。
集成引擎:负责将不同协议、不同子系统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这是实现联动的基础。
4. 应用与展示层:
角色:系统的“面孔”,与人交互的界面。
形式:
Web客户端: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进行全方位管理。
移动APP:为运维人员提供移动巡检、接收告警;为员工提供便捷服务(如预订会议室、调节工位环境)。
指挥中心大屏:直观展示园区核心KPI(能耗、安防、环境、设备状态)。
智慧楼宇自控结构:
三、 核心子系统与功能解决方案
1、智能 HVAC 系统
功能:对冷热源(冷水机组、锅炉)、空调机组(AHU)、新风机组(FAU)、风机盘管(FCU)等进行精确控制。
智能策略:基于室内外温湿度、人流密度、CO₂浓度,动态调整运行策略和设定值;实现“按需供冷/供热”,避免过度制冷/制热。
2、智能照明系统
功能:自动控制公共区域、办公室、地下车库的照明。
智能策略:
定时控制:按作息时间开关。
光照感应:根据自然光照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恒照度控制)。
人员感应: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或调暗)。
场景控制:一键切换会议模式、演讲模式、休息模式等。
3、能源管理系统
这是BA系统的价值核心。
功能:对水、电、燃气、冷热量等进行分项、分区的精确计量和数据采集。
智能策略:
能耗分析与报表:生成多维度的能耗报告,识别能耗漏洞。
需量控制:监测峰值功率需求,自动卸载非关键负载,避免高昂的需量电费。
负荷预测与优化:基于历史数据和天气预报,优化冷机等大功率设备的启停策略。
4、智能安防与消防集成
功能:与视频监控(CCTV)、门禁系统、入侵报警、消防系统联动。
联动场景:
消防报警时,自动强切非消防电源,打开疏散指引灯,关闭相关新风机组防止火势蔓延,将电梯迫降首层。
非法入侵报警时,自动联动摄像头转向报警区域并进行录像。
5、环境与空间管理
功能:监测并优化室内空气品质(PM2.5, CO₂, TVOC等)。
智能策略:CO₂浓度超标时,自动加大新风量。
空间利用:通过工位传感器或门禁数据,分析空间利用率,为优化办公布局提供数据支撑。
6、预测性维护
功能:持续监控关键设备(如水泵、风机、冷机)的运行参数(电流、振动、温度)。
智能策略:利用AI模型分析数据趋势,在设备发生故障前提前发出预警,安排维护,避免意外停机。
四、 实施价值与收益
1、经济效益:
节能:通过优化控制,可实现15%-30% 的综合能耗降低。
省人:减少运维人员日常巡检工作量,提高效率。
延寿:减少设备无效运行时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管理效益:
集中管控:一平台掌控全局,决策有据可依。
流程标准化:规范运维流程,提高响应速度。
提升资产价值:绿色、智能的园区是吸引优质租户和企业的金字招牌。
3、体验与社会效益:
舒适健康:创造恒温、恒湿、恒氧、光照适宜的优质室内环境,提升员工满意度和 productivity。
安全可靠:7x24小时保障人员与资产安全。
绿色减排:助力企业达成“双碳”目标,履行社会责任。
现代化的百实科技园区楼宇自动化解决方案,已经从单一的设备控制,演进为一个集成了OT(运营技术)、IT(信息技术)和IoT(物联网)的综合性智慧管理平台。它不再是冰冷的设备开关,而是园区运营的“智慧大脑”,通过数据驱动决策,持续优化运行,最终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智慧园区运营目标。
微信
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