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实科技园区楼宇自控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数字孪生、AI算法等技术,实现设备互联、数据融合与智能决策,已成为提升园区管理效率、降低能耗、优化用户体验的核心工具。
一、技术架构:从单一控制到全域协同
分层架构设计
感知层:部署温湿度、压力、流量、能耗等传感器,以及智能电表、水表等计量设备,实现设备状态实时采集。
网络层:采用OPC UA、MQTT等协议实现设备互联,支持5G、LoRa等通信技术,确保低时延、高可靠性数据传输。
平台层:构建统一管理平台(如IBMS集成管理系统),集成楼宇自控、能源管理、安防、停车等子系统,打破数据孤岛。
应用层:基于AI算法提供预测性维护、能耗优化、空间调度等智能服务。
二、核心功能:从设备管理到价值创造
1、设备监控与自动化控制
对空调、照明、电梯、给排水等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支持远程启停、参数调节。
故障预警与自动修复:通过传感器数据异常检测,提前预警设备故障。
2、能源管理与优化
能耗监测:实时采集水、电、气等能耗数据,生成可视化报表。
智能调度:根据峰谷电价、设备负荷动态调整运行策略。
3、空间管理与用户体验优化
智能预约与场景联动:根据会议人数自动推荐场地,提前调整温湿度、照明等环境参数。
个性化服务:通过工位传感器与手机信令数据融合,动态调整公共区域环境参数。
例如:某高端写字楼根据员工位置自动调节空调风速,提升舒适度。广东某地标大厦会议室周转效率提升。
4、安全与应急管理
消防联动:火灾报警时自动关闭空调、启动排烟系统。
安防集成:整合视频监控、门禁、入侵报警等系统,实现跨子系统联动。
三、典型场景:垂直领域专业化适配
1、超高层建筑
痛点:设备管理复杂、垂直能耗梯度大。
解决方案:分区压力控制(每20层独立风压系统)、电梯群控算法(高峰时段运力提升)。
2、医疗建筑
痛点:手术室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高、负压病房压差动态调节难。
解决方案:手术室正负压智能切换(压差控制±1Pa)、医用气体压力实时监测。广州某三甲医院通过楼宇自控系统降低院感发生率,年节省能耗成本几百万元。
3、工业园区
痛点:生产设备热负荷动态匹配难、光伏+储能协同管理复杂。
解决方案:生产/办公区分时分区控能、空压机余热回收智能调度。
四、实施案例:技术落地与效益验证
1、苏州工业园区
技术方案:数字孪生平台整合12个子系统,支持跨建筑能源调度。
效益:综合能效提升,节省电费,消防报警响应速度提升。
2、广东某地标大厦
技术方案:光照自适应算法+工位传感器融合分析。
效益:员工眼部疲劳投诉下降,会议室周转效率提升。
3、广州某三甲医院
技术方案:手术室正负压智能切换+医用气体监测。
效益:院感发生率降低,节省能耗成本。
园区楼宇自控系统正从设备控制工具演变为智慧园区生态中枢,其价值已从节能降耗延伸至安全、舒适、可持续的全方位提升。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场景深化,楼宇自控将成为构建低碳智慧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
微信
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