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实科技
400-696-9975
导航
弱电工程服务商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园区安防监控工程解决方案:以智能安防赋能智慧园区升级

发布: 2025-10-22 10:26:50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智慧园区已成为产业升级、管理优化的核心载体,而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智慧园区的 “感知神经” 与 “安全屏障”,是实现园区 “安全、高效、便捷、绿色” 运营目标的核心基础设施。百实科技园区安防监控工程解决方案基于 “感知立体化、数据一体化、决策智能化” 理念,通过整合前沿技术与场景化应用,构建全链路安防监控体系,助力园区从传统 “被动安防” 向 “主动预警、智能管控” 的智慧安防模式转型。

微信图片_20250701100745.png


一、方案设计背景与核心目标

1. 传统园区安防监控的痛点

  传统园区安防多依赖 “人工+孤立设备” 模式,存在明显短板,已无法匹配智慧园区发展需求:

  感知碎片化:监控摄像头、门禁、周界报警等设备独立运行,数据不互通,形成 “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全局安防态势感知。

  预警被动化:多为 “事后追溯” 模式,依赖人工盯屏发现异常,对翻越周界、人员聚集、火灾隐患等风险响应滞后。

  管理低效化:大量安防数据需人工筛选分析,人力成本高,且易因疲劳导致误判、漏判。

  联动薄弱化:安防事件发生时,监控、门禁、广播、消防等系统无法自动联动处置,应急响应效率低。

2. 方案核心目标

  本园区安防监控工程解决方案以 “技术赋能安防,安防支撑智慧” 为导向,实现三大核心目标:

  安全可控:构建 “周界 - 公共区域 - 重点区域 - 室内” 全维度安防感知网,实现风险 “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事故发生率降低 。

  管理提效:通过数据自动化分析与智能调度,减少50%以上安防人工成本,提升事件处置响应速度至分钟级。

  数据赋能:打通安防数据与园区管理平台数据壁垒,为园区运营、资源调配、决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二、方案整体架构:“五层级” 智能安防体系

  百实科技园区安防监控工程解决方案采用 “云-边-端” 协同架构,自上而下分为感知层、传输层、边缘计算层、平台层、应用层五个层级,形成 “从前端感知到后端决策” 的闭环安防体系。

image.png

  感知层:部署场景智能摄像头、周界传感器、门禁终端等,采集视频、音频、红外、位置等多维度安防数据。

  传输层:部署场景光纤、5G、Wi-Fi6、工业以太网,实现数据高速、稳定、安全传输。

  边缘计算层:部署场景边缘网关、边缘服务器、AI算力盒,本地实时分析数据,快速响应低时延安防事件。

  平台层:部署场景安防综合管理平台、AI算法引擎、大数据平台 数据整合、智能分析、资源调度、系统联动。

  应用层:部署场景客户端(PC / 移动端)、大屏指挥中心,面向不同角色提供场景化安防应用服务。

2. 传输层:稳定可靠的网络传输架构

  传输层需保障安防数据(尤其是高清视频、实时报警数据)的 “高速、低延迟、高可靠” 传输,采用 “光纤为主、无线为辅” 的混合传输模式:

  主干传输:园区核心链路采用单模光纤,带宽≥10Gbps,支持海量视频数据并发上传。

  区域传输:楼栋内、车间内采用工业以太网(POE供电),同时为摄像头、门禁等终端供电与传输数据,简化布线。

  移动场景:对巡逻车、临时施工区域等移动场景,采用5G/Wi-Fi6无线传输,确保数据不中断。

  安全保障:通过VLAN划分、防火墙、数据加密等技术,防止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3. 边缘计算层:低时延本地智能响应

  针对周界入侵、消防隐患等 “秒级响应” 需求,在园区分区域部署边缘计算设备,实现 “数据本地化处理、事件即时响应”,避免依赖云端的网络延迟问题。

4. 平台层:安防数据的 “中枢大脑”

  平台层是整个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通过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全终端数据,结合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实现 “智能研判、全局调度”。

5. 应用层:场景化安防服务输出

  应用层面向园区不同角色(安保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员工、访客)提供差异化服务,通过PC端、移动端APP、大屏指挥中心等多终端呈现。

  百实科技园区安防监控工程解决方案通过 “五层级” 架构整合智能终端、AI算法、大数据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园区安防的 “碎片化、被动化” 痛点,更将安防系统从 “安全工具” 升级为 “智慧园区运营中枢”。可进一步实现 “安防数据与园区数字孪生模型融合”,构建 “虚实结合” 的智慧安防指挥体系,为园区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安全保障,助力智慧园区向 “全场景智能” 迈进。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