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实科技公园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方案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公园的管理效率、游客体验和安防水平,打造一个安全、便捷、智能、绿色的现代化公共空间。
公园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方案
一、项目概述与目标
1、项目背景
为适应智慧城市发展,提升公园的精细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建设覆盖全园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实现园区运营的智能化、可视化和高效化。
2、建设目标
安全第一:建立全方位的安防体系,保障游客与财产的安全。
体验至上: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丰富的互动体验。
管理高效:实现设施远程管控、能耗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生态智能:实现绿化灌溉、照明等的智能化与节能化。
二、设计原则
可靠性:系统稳定,能适应户外恶劣环境。
实用性:功能设计贴近游客与管理者的实际需求。
集成性:各子系统数据互通,统一平台管理。
扩展性:为未来新增应用预留接口和容量。
美观性:室外设备安装需与公园景观相协调,隐蔽或美化。
三、核心系统组成与功能
1、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
网络架构:采用“核心+接入”的环网或星型结构。核心机房设在管理中心,在各功能区(如出入口、服务中心、设备房)设置室外防水箱,内置工业级接入交换机。
无线覆盖:在游客密集区(如大门、广场、服务中心、主要休息区)部署室外型Wi-Fi AP,为游客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并可作为智慧应用的网络基础。
通信方式:远距离、分散点位(如智能灌溉控制器)可采用光纤与4G/5G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
2、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点位设计:
公园出入口/主要通道:部署高清抓拍机,统计人流量。
广场/核心景区:部署带智能分析的球机,实现人群密度监测、区域入侵报警。
周界/偏僻区域:部署摄像机,防止非法闯入和不文明行为。
停车场:部署车位监控与车牌识别摄像机。
湖边/危险区域:部署摄像机,并具备越界侦测、人员跌倒等AI算法,实现安全预警。
设备要求:全部采用室外防水红外摄像机,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
⚫紧急求助对讲系统:
部署:在湖边、偏僻路段、停车场等区域安装一键式紧急求助报警柱。
功能:游客遇险时可一键呼叫管理中心,并实现双向对讲。报警柱应带高亮警示灯,并联动附近摄像机自动定位和录像。
⚫电子巡更系统:
方式:采用无线离线式或在线式巡更。
功能:设定保安巡逻路线和点位,确保巡逻工作到位,保障园区安全。
3、公共广播系统
功能:背景音乐播放、信息发布、寻人寻物、消防紧急广播。
部署:在全园均匀分布部署室外防水音柱/草地音箱,实现无死角覆盖。系统应支持分区域控制,可对不同区域播放不同内容。
联动:可与报警系统联动,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自动切换为应急广播。
4、信息发布与引导系统
⚫形式:
室外全彩LED大屏:安装在主入口广场,发布公园介绍、活动预告、公益广告等。
多媒体信息查询一体机:安装在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园区导览、设施查询等服务。
二维码标牌:在景点、植物上设置二维码,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图文语音介绍。
⚫网络:所有信息发布终端通过网络由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远程控制。
5、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控制方式:对园区路灯、景观灯实现分回路、分时段的远程自动控制。
⚫智能策略:
定时开关:根据季节和作息时间设定开关灯时间。
光照度感应:根据环境光照度自动开关灯。
人流感应:在非主路区域,可采用雷达/红外感应,人来自动亮灯,人走自动调暗,实现“按需照明”与节能。
6、环境监测与智能灌溉系统
⚫环境监测:在园区部署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PM2.5/PM10)、负氧离子、噪声、温湿度等数据,并可通过信息屏向游客展示。
⚫智能灌溉:
组成: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智能灌溉控制器、电磁阀。
逻辑: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天气预报和植物需水量,自动制定灌溉计划,实现精准灌溉,节约水资源。
7、停车场管理系统
组成:入口车牌识别道闸、出口车牌识别道闸、车位引导、反向寻车。
功能:实现车辆快速进出、无人值守、线上支付,提升停车效率与体验。
四、系统集成与智慧公园管理平台
建设统一的智慧公园管理平台,将所有子系统集成在一个可视化界面上。
一张图管理:在公园电子地图上,可直观查看设备位置、状态、报警信息。
大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客流量、车流量、设备能耗等数据,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联动指挥:发生紧急事件时,平台可一键调度视频、广播、报警等系统,实现应急指挥。
五、施工要点
管线敷设:所有室外管线应优先采用埋地敷设,埋深符合规范,并与园林绿化施工协同进行。
设备安装:杆件、箱体的安装位置和颜色应与周边环境协调,避免破坏景观。
防雷接地:所有室外设备及线路必须做好防雷与接地保护,确保系统安全。
百实科技公园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方案通过构建一个深度融合的智能化系统网络,将公园从传统的游览场所升级为一个感知、协同、互动、高效的“智慧生命体”,最终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更安全、更便捷、更富有趣味的绿色休闲空间。
微信
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