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实科技养猪场弱电智能化设计方案,实现环境精准调控、营养精细管理、疫病智能预警,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人力能耗成本,推动生态环保养殖。

一、养猪场弱电智能化设计架构
1、感知层
环境监测传感器:部署温湿度、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光照强度、PM2.5等传感器,覆盖产房、保育舍、育肥区,每200-300㎡设置1个监测节点,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动物行为监测:采用AI摄像头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识别猪只活动频率、采食量、饮水量、异常行为,支持多通道同屏展示,远程调节摄像头参数。
身份识别设备:为每头猪佩戴RFID电子耳标,集成唯一电子编码,支持个体化数据采集。
2、网络传输层
有线网络:猪舍内部采用工业级以太网,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性;办公区部署千兆光纤,支持高清视频监控与大数据分析。
无线网络:覆盖全场的Wi-Fi 6或LoRaWAN网络,支持移动终端实时访问系统,兼顾低功耗与长距离传输需求。
3、平台层
边缘计算节点:在猪舍本地部署边缘服务器,预处理传感器数据,减少云端传输压力,支持断网环境下的本地控制。
云计算平台:采用私有云或混合云架构,存储历史数据并提供弹性计算资源,支持AI模型训练与复杂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系统:集成Hadoop/Spark生态,对环境、生长、健康数据深度挖掘,生成饲喂优化、疾病预警等决策建议。
4、应用层
智能监控系统:自动采集环境参数并生成曲线图,支持手动/自动模式切换,异常数据实时报警。
智能环控系统:联动风机、湿帘、地暖、光照设备,根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通风、降温、供暖、光照周期。
可视化决策平台:提供3D数字孪生猪场,直观展示环境参数、设备状态、猪只分布,支持多维度数据钻取与报表生成。

二、核心子系统设计
1、环境智能调控子系统
传感器布局:产房、保育舍重点监测温湿度、氨气;育肥区增加PM2.5监测;全场部署光照传感器。
执行机构:
通风系统:隧道通风+负压风机,单台风量30,000-50,000m³/h,适配跨度>15米的猪舍。
温控系统:保育舍地暖板+湿帘降温,温度波动控制在±0.5℃。
光照系统:全光谱LED光源,色温4000K,支持自定义光周期程序。
2、精准营养管理子系统
电子饲喂站:基于RFID识别个体猪只,按阶段、体重、健康状态精准投喂,减少料肉比。
液态发酵饲料系统:微生物发酵提升饲料适口性,降低病原风险,适配断奶仔猪(缓解断奶应激,提高成活率)。
3、健康与疫病防控子系统
AI行为监测:通过摄像头识别异常行为,结合体温监测提升疫病检出率。
生物安全监管:在关键卡口安装摄像头,结合算法程序预警异物、工作服违规、作业程序违规。
三、系统集成与扩展性设计
模块化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各子系统(如环控、饲喂、健康)独立部署,支持热插拔式功能扩展。
数据接口标准化:遵循ISO标准,定义统一的数据格式与API接口,兼容第三方设备(如智能水表、电表)。
冗余设计:核心服务器部署双机热备,网络链路采用双链路冗余,确保系统可用性≥99.9%。
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符合安防标准等要求。
四、实施路径与效益分析
1、分阶段实施:
一期:部署环境监测、智能环控、基础饲喂系统,覆盖核心生产区。
二期:扩展AI行为监测、精准营养、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三期:集成能源管理、粪污资源化系统,构建生态循环猪场。
2、经济效益:
生产效率:饲料利用率提升,劳动效率提高,年出栏量增加。
成本控制:饲料成本降低,能耗成本降低,疫病损失减少。
产品质量:猪肉品质合格率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
3、社会效益:
环保合规:粪污资源化率高,沼气发电减少碳排放,符合国家生态养殖政策。
动物福利:精准调控环境与营养,提升猪只健康水平,减少抗生素使用。
微信


电话

返回顶部
